中国滑雪新星闪耀国际赛场,冬奥备战再添强将
随着冬季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热度持续攀升,中国滑雪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频频崭露头角,为2026年米兰-科尔蒂纳丹佩佐冬奥会的备战注入了强劲动力,在瑞士圣莫里茨举行的国际滑雪联合会(FIS)自由式滑雪世界杯分站赛中,中国选手李明阳以一套高难度动作斩获男子坡面障碍技巧项目金牌,成为首位在该项目中夺冠的中国运动员,这一突破性成绩不仅标志着中国滑雪运动的飞速发展,也为中国冬季项目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增添了新的注脚。
李明阳的崛起:从东北雪场到世界之巅
李明阳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,从小在长白山脚下的滑雪场长大,他的父亲是一名业余滑雪爱好者,耳濡目染之下,李明阳6岁便踏上了滑雪板,起初,他只是将滑雪视为一种娱乐,但随着年龄的增长,他对这项运动的热爱逐渐转化为职业追求,12岁时,李明阳被吉林省冬季运动管理中心选中,开始接受系统训练。
“那时候的训练条件远不如现在,但我们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,每天在雪场上摸爬滚打,乐此不疲。”李明阳回忆道,他的教练张伟曾是中国自由式滑雪队的退役运动员,对李明阳的技术和心理素质培养起到了关键作用。“明阳最大的特点是敢于挑战高难度动作,而且心理素质极佳,越是大赛越能发挥出色。”张伟评价道。
2020年,李明阳首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雪联青年世界杯,并在坡面障碍技巧项目中获得第四名,引起了国际滑雪界的关注,此后,他不断打磨技术,逐渐在国际赛场上站稳脚跟,2023-2024赛季,李明阳的表现更是突飞猛进,先后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和美国阿斯彭的分站赛中登上领奖台,而此次圣莫里茨的夺冠,无疑是他职业生涯的里程碑。
技术突破:中国滑雪的“高难度时代”
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碍技巧是一项极具观赏性的项目,选手需要在由跳台、铁杆、箱子等道具组成的赛道上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,裁判根据动作的难度、完成度和创意性进行评分,长期以来,欧美选手在这一项目中占据统治地位,而亚洲运动员的突破相对有限,李明阳的夺冠,不仅打破了这一格局,也展现了中国滑雪在技术层面的飞速进步。
在圣莫里茨的决赛中,李明阳的第二轮动作堪称完美:他先后完成了反脚1440度转体、双抓板偏轴转体1080度以及一个独创的“倒滑接手抓板”动作,最终以96.50的高分力压挪威名将埃里克·约翰森和加拿大选手马克斯·帕罗特,摘得金牌,赛后,国际雪联官网称赞李明阳的动作“兼具难度与美感,为坡面障碍技巧项目带来了新的灵感”。
中国自由式滑雪队主教练王磊表示,李明阳的成功并非偶然。“近年来,我们在训练方法、器材研发和运动员保障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,同时注重培养运动员的创新能力,明阳的这套动作就是团队智慧的结晶。”王磊透露,中国队正在为米兰冬奥会研发更多高难度动作,力争在奖牌榜上实现新的突破。
冬奥备战:中国滑雪的“集团优势”初现
李明阳的夺冠只是中国滑雪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,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,中国代表团在滑雪项目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,谷爱凌、苏翊鸣等新生代运动员的出色表现让世界瞩目,随着更多年轻选手的涌现,中国滑雪正在形成“集团优势”。
除了自由式滑雪,中国在高山滑雪、越野滑雪和跳台滑雪等项目上也取得了长足进步,高山滑雪运动员徐铭甫在2023年世界杯比赛中首次闯入前15名,创造了中国选手在该项目中的最好成绩;跳台滑雪小将宋祺武则在青年世界杯中多次站上领奖台,被国际雪联誉为“未来之星”。
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颖川表示,中国滑雪运动的快速发展得益于“北冰南展西扩东进”战略的深入推进。“我们不仅在传统冰雪强省加大了投入,还在南方省份建设了室内滑雪场,让更多青少年有机会接触滑雪,通过‘请进来、走出去’的方式,我们的运动员和教练员能够与国际顶尖团队交流学习,快速提升水平。”
挑战与机遇:中国滑雪的未来之路
尽管成绩喜人,但中国滑雪运动仍面临诸多挑战,滑雪项目的群众基础相对薄弱,专业人才选拔范围有限;部分项目的器材和训练设施仍需依赖进口,成本较高;国际竞争日益激烈,欧美强队仍在技术和经验上占据优势。
对此,业内人士呼吁进一步加强冰雪运动的普及工作。“我们需要让滑雪从‘小众运动’变成‘大众运动’,让更多孩子爱上滑雪。”吉林省体育局局长王永明表示,未来将推动滑雪课程进入中小学体育课,并举办更多青少年滑雪赛事,为专业队输送更多苗子。
中国滑雪产业也在快速发展,据统计,截至2023年底,全国已有超过800家滑雪场,滑雪人次突破3000万,滑雪装备制造、赛事运营、旅游服务等相关产业链逐步完善,为运动员的职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“李明阳的夺冠只是一个开始。”王磊信心满满地说,“我们有理由相信,在米兰冬奥会上,中国滑雪会带给世界更多惊喜。”